本数据库通过收集和整理最新科研文献信息而得,供了解领域前沿进展之用。数据源自 PubMed Data ,每日自动更新,已收录文献数量参见 统计表格。表格内容由 GPT 自动整理,可能存在错误或遗漏,请使用时务必注意核实!
如有建议或合作意向,欢迎联系 linlin.yan(AT)bioinfo.app 或 微信 yanlinlin82。本项目遵循 MIT 许可 发布,欢迎下载 源码 自行修改使用。如觉得不错,还请不吝 给我打赏,你的支持是我继续创新的重要动力!
除通过在线浏览外,为方便用户离线查阅,本站也提供 付费下载(定价10元)。之所以考虑收费,是因为批量扫描这些文献并整理也是有一定成本的,还请理解并多多支持。本站数据会持续更新,而仅需一次付费,未来就可以随时重新下载到最新版本数据。
序号 | 推送日期 | 文章 | 类型 | 简述 | 创新点 | 不足 | 研究目的 | 研究对象 | 领域 | 病种 | 技术 | 模型 | 数据类型 | 样本量 |
---|---|---|---|---|---|---|---|---|---|---|---|---|---|---|
161 | 2025-05-23 |
Histone deacetylases facilitate Th17-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pathogenicity in autoimmune uveitis via CDK6/ID2 axis
2025-Jun, 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
IF:11.4Q1
DOI:10.1016/j.jare.2024.07.029
PMID:39107200
|
research paper | 本研究探讨了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在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AU)中通过CDK6/ID2轴促进Th17细胞分化和致病性的机制 | 揭示了HDACs通过CDK6/ID2轴调控Th17细胞分化和致病性的新机制,并提出了潜在的治疗策略 | 研究主要基于小鼠模型和体外实验,临床样本验证仍需进一步扩大 | 探究HDACs在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治疗靶点 | 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患者和小鼠模型中的免疫细胞 | 免疫学 | 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 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流式细胞术、siRNA、特异性抑制剂和过继转移实验 |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小鼠模型 | 基因表达数据、细胞表型数据 | 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和EAU小鼠模型的免疫细胞 |
162 | 2025-05-23 |
ST6GALNAC1-mediated sialylation in uterine endometrial epithelium facilitates the epithelium-embryo attachment
2025-Jun, 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
IF:11.4Q1
DOI:10.1016/j.jare.2024.07.021
PMID:39111624
|
研究论文 | 研究ST6GALNAC1介导的子宫内膜上皮唾液酸化在胚胎着床中的作用 | 首次揭示了ST6GALNAC1/sTn-Siglecs轴在胚胎着床中的关键作用,并鉴定了CD44作为sTn的载体 | 研究主要基于体外模型和小鼠实验,人类胚胎着床的复杂性可能未被完全涵盖 | 探讨ST6GALNAC1/sTn-Siglecs轴在胚胎着床中的功能 | 人类和小鼠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及胚胎 | 生殖生物学 | 生殖系统疾病 | 免疫组织化学、免疫沉淀结合质谱分析、scRNA-seq、免疫荧光染色 | 体外植入模型和小鼠模型 | 蛋白质组学数据和RNA测序数据 | 人类子宫内膜样本和小鼠模型 |
163 | 2025-05-23 |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cardiac macrophages in health and disease
2025-Jun, 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
DOI:10.1038/s41569-024-01109-8
PMID:39743564
|
review | 本文综述了心脏巨噬细胞在健康和疾病中的功能多样性,探讨了它们的发育起源、转录特征以及在心脏稳态和疾病中的不同作用 | 利用单细胞RNA测序和空间转录组学技术,揭示了心脏巨噬细胞的新细胞状态和疾病相关细胞邻域 | NA | 探讨心脏巨噬细胞在心脏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新的治疗靶点和诊断工具的研发提供基础 | 心脏巨噬细胞 | 生物医学 | 心血管疾病 | 单细胞RNA测序, 空间转录组学 | NA | 基因表达数据 | NA |
164 | 2025-05-23 |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by which CTSB degrades FPN to disrupt macrophage iron homeostasis and promote the progression of atherosclerosis
2025-Jun,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chemistry
IF:3.5Q3
DOI:10.1007/s11010-025-05228-9
PMID:39960586
|
研究论文 | 本文研究了CTSB通过降解FPN破坏巨噬细胞铁稳态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分子机制 | 首次揭示了CTSB通过降解FPN调控巨噬细胞铁死亡进而影响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分子机制 | 研究主要基于动物模型和体外实验,人类样本验证相对有限 | 阐明CTSB在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中的作用机制 | 巨噬细胞铁稳态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 分子病理学 | 心血管疾病 | 单细胞转录组分析、基因敲除、药理学抑制 | ApoE敲除小鼠和高脂饮食SD大鼠模型 | 基因表达数据、蛋白质水平数据 | 两种动物模型(数量未明确)和人类AS组织单细胞数据 |
165 | 2025-05-23 |
Integrated single-cell and spatial transcriptomic profiling reveals that CD177+ Tregs enhance immunosuppression through apoptosis and resistance to immunotherapy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2025-Jun, Oncogene
IF:6.9Q1
DOI:10.1038/s41388-025-03330-2
PMID:40055567
|
research paper | 该研究通过单细胞和空间转录组分析,发现CD177+ Tregs通过凋亡和免疫治疗抵抗增强肝细胞癌的免疫抑制 | 首次鉴定CD177作为肿瘤浸润Treg细胞的生物标志物,并揭示其在肝细胞癌免疫抑制中的关键作用 | 研究主要基于体外实验和小鼠模型,临床转化效果需进一步验证 | 探索肝细胞癌中Treg细胞的免疫抑制机制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 | CD177+ Treg细胞 | 癌症免疫学 | 肝细胞癌 |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 CD177 Treg条件性敲除小鼠模型 | 转录组数据 | NA |
166 | 2025-05-23 |
Ifosfamide alleviates autoimmune toxicity and enhances antitumor efficacy in melanoma immunotherapy
2025-06, Biochemical pharmacology
IF:5.3Q1
DOI:10.1016/j.bcp.2025.116851
PMID:40081767
|
研究论文 | 研究探讨了异环磷酰胺(IFO)在减轻自身免疫毒性及增强黑色素瘤免疫治疗效果中的作用 | 首次揭示了IFO在自身免疫条件下的广泛抑制作用,并展示了其增强CD8 T细胞活化的特异性免疫调节效应 | 研究主要基于小鼠模型,尚未在人类临床试验中验证IFO的效果 | 开发管理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的新策略,并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抗肿瘤效果 |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小鼠模型和荷瘤小鼠 | 免疫治疗 | 黑色素瘤 | 单细胞RNA测序 | EAU小鼠模型 | RNA测序数据 | 未明确提及具体样本数量 |
167 | 2025-05-23 |
Swimming induces bone loss via regulating mechanical sensing pathways in bone marrow
2025-Jun, Mechanobiology in medicine
DOI:10.1016/j.mbm.2025.100125
PMID:40395774
|
研究论文 | 该研究通过建立长期游泳训练模型,探讨了低负荷运动对骨稳态的影响机制 | 揭示了游泳通过调节骨髓中的机械感应通路(如Integrins和ERK1/2信号通路)诱导骨丢失的新机制 | 研究仅在小鼠模型中进行,尚未在人类中验证 | 探究低负荷运动(如游泳)对骨稳态的影响机制 | 小鼠的骨组织和骨髓细胞 | 骨生物学 | 骨丢失 | 单细胞测序、microCT扫描、组织学染色 | 小鼠长期游泳训练模型 | 基因表达谱数据、影像数据 | 未明确说明小鼠数量 |
168 | 2025-05-23 |
Dual cytokine-engineered macrophages rejuvenate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and enhance anti-PD-1 therapy in renal cell carcinoma
2025-05-27, 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
IF:4.8Q1
DOI:10.1016/j.intimp.2025.114725
PMID:40294469
|
研究论文 | 研究开发了一种双细胞因子工程化的巨噬细胞,用于重编程肾细胞癌的肿瘤微环境并增强抗PD-1疗法的效果 | 开发了同时递送IL-12和CXCL-9的双细胞因子工程化巨噬细胞,能够重塑肿瘤微环境并显著增强抗PD-1疗法的效果 | NA | 克服肾细胞癌对抗PD-1疗法的耐药性 | 肾细胞癌的肿瘤微环境 | 肿瘤免疫治疗 | 肾细胞癌 | 单细胞RNA测序 | NA | RNA测序数据 | NA |
169 | 2025-05-23 |
ICOS+CD4+ T cells define a high susceptibility to anti-PD-1 therapy-induced lung pathogenesis
2025-May-22, JCI insight
IF:6.3Q1
DOI:10.1172/jci.insight.186483
PMID:40198121
|
research paper | 该研究探讨了抗PD-1治疗诱导的肺毒性机制,特别是在老年小鼠模型中ICOS+CD4+ T细胞的作用 | 揭示了ICOS+CD4+ T细胞在抗PD-1治疗诱导的肺毒性中的关键作用,并发现ICOS-ICOSL相互作用的破坏可以减轻这种毒性 | 研究主要基于小鼠模型,人类数据的验证有限 | 研究抗PD-1治疗诱导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的细胞机制,特别是在老年个体中 | 老年小鼠模型和癌症患者的CD4+ T细胞 | 免疫学 | 癌症 | 单细胞转录组学,过继性T细胞转移 | 小鼠模型 | 基因表达数据,细胞表型数据 | 老年小鼠和年轻小鼠,部分癌症患者数据 |
170 | 2025-05-23 |
Shared roles of immune and stromal cell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human 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syndrome
2025-May-22, JCI insight
IF:6.3Q1
DOI:10.1172/jci.insight.176596
PMID:40232854
|
研究论文 | 通过单细胞RNA测序技术研究人类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OS)的发病机制,揭示免疫细胞和基质细胞在其中的共同作用 | 首次在CLAD-BOS和cGVHD-BOS两种形式的BOS中发现CD8+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TRM)的扩增群体,并识别出与巨噬细胞趋化和增殖相关的基因和通路 | 样本量较小(4例CLAD-BOS患者、3例cGVHD-BOS患者和3例对照) | 理解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OS)的疾病机制 | 人类肺移植后的慢性肺同种异体移植功能障碍BOS(CLAD-BOS)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BOS(cGVHD-BOS) | 生物医学研究 |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 | 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 | NA | RNA测序数据 | 4例CLAD-BOS患者、3例cGVHD-BOS患者和3例对照 |
171 | 2025-05-23 |
Characterization of a pathogenic nonmigratory fibroblast population in systemic sclerosis skin
2025-May-22, JCI insight
IF:6.3Q1
DOI:10.1172/jci.insight.185618
PMID:40232859
|
research paper | 本研究鉴定并比较了系统性硬化症(SSc)皮肤中迁移性和非迁移性成纤维细胞的特性及其在疾病不同阶段的作用 | 首次分离并描述了SSc皮肤中的非迁移性‘常驻’成纤维细胞群体,揭示了其在疾病不同阶段的独特致病特征和治疗靶点潜力 | 研究主要基于体外实验和有限的样本分析,需要进一步在体实验验证这些发现 | 探究系统性硬化症皮肤中不同成纤维细胞群体的致病机制及其在疾病进展中的作用 | 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的皮肤成纤维细胞 | digital pathology | systemic sclerosis | bulk and single-cell RNA-seq, multichannel immunofluorescence | NA | RNA-seq data, immunofluorescence images | 来自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皮肤活检的成纤维细胞样本 |
172 | 2025-05-23 |
Bisecting GlcNAc expression by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modulates TGF-β1-driven macrophage polarization in myeloid leukemias
2025-May-22, Haematologica
IF:8.2Q1
DOI:10.3324/haematol.2024.287091
PMID:40400458
|
研究论文 | 研究骨髓基质细胞中双分N-乙酰葡萄糖胺(GlcNAc)表达如何通过TGF-β1调控髓系白血病中的巨噬细胞极化 | 揭示了骨髓基质细胞中特定糖链(减少的双分GlcNAc)通过TGFβ1分泌促进M2极化巨噬细胞亚型的机制,并发现这一过程提高了PD-L1表达,从而损害CD8+ T细胞功能 | NA | 探讨骨髓基质细胞中糖链修饰对髓系白血病肿瘤微环境中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 骨髓基质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CD8+ T细胞 | 肿瘤免疫学 | 髓系白血病(AML和MDS) | 单细胞RNA测序、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 | NA | RNA测序数据、流式细胞数据、免疫组织化学数据 | NA |
173 | 2025-05-23 |
Single-Cell and Spatial Transcriptomics Identified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s Controlling Endothelial Glycolytic and Arterial Programming in Pulmonary Hypertension
2025-May-22, 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
DOI:10.1161/ATVBAHA.124.321173
PMID:40401371
|
research paper | 该研究探讨了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4和FABP5在肺动脉高压(PA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首次揭示了FABP4/5通过调控内皮细胞糖酵解和动脉编程促进PAH血管重塑的分子机制 | 研究主要基于动物模型,人类样本验证仍需进一步扩大 | 阐明内皮细胞FABP4/5在PAH发病中的分子机制 | 肺动脉内皮细胞和PAH患者/动物模型 | 分子病理学 | 肺动脉高压 | 单细胞RNA测序、空间转录组分析、RNA-seq | Egln1Tie2Cre小鼠模型 | 基因表达数据、蛋白质组数据 | PAH患者样本和PH大鼠模型 |
174 | 2025-05-23 |
Transcriptional signatures of endothelial cells shape immune responses in cardiopulmonary health and disease
2025-May-22, JCI insight
IF:6.3Q1
DOI:10.1172/jci.insight.191059
PMID:40401523
|
review | 本文综述了心肺血管系统中内皮细胞(ECs)在健康和疾病状态下的免疫调节功能及其转录特征 | 揭示了心肺血管系统中内皮细胞亚群的多样性及其在免疫调节中的特殊作用,强调了ECs在疾病发病机制中的关键角色和作为未来治疗靶点的潜力 | NA | 探讨心肺血管系统中内皮细胞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及其在健康和疾病状态下的转录特征 | 心肺血管系统中的内皮细胞(ECs) | 生物医学 | 心肺疾病 | 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 | NA | 转录组数据 | NA |
175 | 2025-05-23 |
A conserved epilepsy-associated gene co-expression module identifies increased metabolic rate as a shared pathomechanism
2025-May-22, Disease models & mechanisms
IF:4.0Q1
DOI:10.1242/dmm.052307
PMID:40401642
|
研究论文 | 通过果蝇全脑单细胞RNA测序,研究癫痫相关基因共表达网络,揭示代谢率增加作为癫痫的共同病理机制 | 利用果蝇单细胞表达数据和行为验证人类基因共表达网络,首次将代谢率增加与癫痫易感性联系起来 | 研究结果主要基于果蝇模型,需要在人类样本中进一步验证 | 揭示癫痫的分子机制,特别是代谢与癫痫易感性的关系 | 果蝇和人类癫痫相关基因 | 神经科学 | 癫痫 | 单细胞RNA测序 | 果蝇基因敲低模型 | RNA测序数据 | 26个基因的果蝇全脑单细胞RNA测序数据 |
176 | 2025-05-23 |
Single-cell sequencing on PBMCs from HA & HB patients with inhibitors reveals different immune responses to FVIII & FIX
2025-May-22, Blood advances
IF:7.4Q1
DOI:10.1182/bloodadvances.2025015799
PMID:40402102
|
研究论文 | 通过单细胞测序技术研究血友病A和血友病B患者对FVIII和FIX的不同免疫反应 | 首次在单细胞水平上比较了HA和HB患者对FVIII和FIX的免疫反应差异,揭示了淋巴细胞亚群组成和功能状态的差异 | 样本量较小(5例HA和5例HB患者),可能影响结果的普遍性 | 探索HA和HB患者对FVIII和FIX的不同免疫反应机制 | 血友病A和血友病B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 | 单细胞测序 | 血友病 | 单细胞测序 | NA | 单细胞转录组数据 | 5例HA患者和5例HB患者的PBMCs,共75,051个细胞 |
177 | 2025-05-23 |
Myeloid Cells in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2025-May-22, Current atherosclerosis reports
IF:5.7Q1
DOI:10.1007/s11883-025-01302-1
PMID:40402405
|
review | 综述了髓系细胞在腹主动脉瘤(AAA)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作用及其治疗潜力 | 单细胞RNA测序揭示了AAA中髓系细胞的多样性,并阐明了不同髓系细胞亚群在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 临床转化面临微环境串扰和潜在脱靶效应的挑战 | 探讨髓系细胞在腹主动脉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治疗靶向潜力 | 腹主动脉瘤中的髓系细胞 | 血管生物学 | 腹主动脉瘤 | 单细胞RNA测序 | NA | 转录组数据 | NA |
178 | 2025-05-23 |
Mechanism of Initial Favorable Response to Decitabine in TP53-Mutated MDS/AML and Potential Mechanisms of Subsequent Relapse
2025-May-21,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 an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
IF:10.0Q1
DOI:10.1158/1078-0432.CCR-24-3192
PMID:40397797
|
研究论文 | 该研究探讨了TP53突变型MDS/AML患者对地西他滨初始治疗反应及后续复发的潜在机制 | 整合了靶向骨髓组测序、纳米孔DNA甲基化测序和单细胞转录组学分析,揭示了白血病与免疫细胞群之间的动态变化 | 样本量有限,且为单中心研究 | 阐明TP53突变型MDS/AML患者对地西他滨治疗反应及复发的分子机制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 | 血液肿瘤学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白血病 | 靶向骨髓组测序、纳米孔DNA甲基化测序、单细胞转录组学 | NA | 基因组数据、转录组数据 | II期临床试验中的系列患者样本 |
179 | 2025-05-23 |
Exploring the untapped potential of single-cell and spatial omics in plant biology
2025-May-21, The New phytologist
DOI:10.1111/nph.70220
PMID:40398874
|
综述 | 本文探讨了单细胞和空间组学技术在植物生物学中的未开发潜力及其当前应用 | 强调了单细胞和空间组学技术在植物生物学中的创新应用,包括多组学、谱系追踪、分子记录和高通量遗传与化学扰动表型分析等新兴技术 | 植物特有的技术挑战和资源限制,如细胞壁复杂性和抗体资源有限,以及需要更完整的参考图谱和计算工具 | 探索单细胞和空间组学技术在植物生物学中的应用潜力,推动植物科学的发展 | 植物细胞和组织 | 植物生物学 | NA | 单细胞转录组分析、染色质可及性分析、空间转录组学、多组学、谱系追踪、分子记录、高通量遗传与化学扰动表型分析 | NA | 分子和细胞数据 | 多个模型植物物种的综合细胞图谱 |
180 | 2025-05-23 |
Gain-of-function PPM1D mutations attenuate ischemic stroke
2025-May-21, 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
IF:13.7Q1
DOI:10.1038/s41418-025-01523-6
PMID:40399534
|
研究论文 | 研究发现PPM1D基因的功能获得性突变可以减轻缺血性脑损伤,并验证了其药物稳定剂T2755作为缺血性中风的有前景疗法 | 首次发现PPM1D基因的功能获得性突变与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表型改善相关,并揭示了PPM1D通过PPARα途径保护内皮细胞功能的机制 | 研究中仅发现8例携带PPM1D突变的患者,样本量较小 | 探索缺血性中风的遗传基础及潜在治疗靶点 | 10,241名缺血性中风患者和Ppm1d缺陷小鼠 | 遗传学 | 缺血性中风 | 全基因组测序、空间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分析 | Ppm1d缺陷小鼠模型 | 基因组数据、转录组数据、蛋白质组数据 | 10,241名缺血性中风患者(其中8例携带PPM1D突变)和Ppm1d缺陷小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