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数据库通过收集和整理最新科研文献信息而得,供了解领域前沿进展之用。数据源自 PubMed Data ,每日自动更新,已收录文献数量参见 统计表格。表格内容由 GPT 自动整理,可能存在错误或遗漏,请使用时务必注意核实!
如有建议或合作意向,欢迎联系 linlin.yan(AT)bioinfo.app 或 微信 yanlinlin82。本项目遵循 MIT 许可 发布,欢迎下载 源码 自行修改使用。如觉得不错,还请不吝 给我打赏,你的支持是我继续创新的重要动力!
除通过在线浏览外,为方便用户离线查阅,本站也提供 付费下载(定价10元)。之所以考虑收费,是因为批量扫描这些文献并整理也是有一定成本的,还请理解并多多支持。本站数据会持续更新,而仅需一次付费,未来就可以随时重新下载到最新版本数据。
序号 | 推送日期 | 文章 | 类型 | 简述 | 创新点 | 不足 | 研究目的 | 研究对象 | 领域 | 病种 | 技术 | 模型 | 数据类型 | 样本量 |
---|---|---|---|---|---|---|---|---|---|---|---|---|---|---|
5181 | 2025-01-05 |
Basic Science and Pathogenesis
2024-Dec, Alzheimer's & dementia : the journal of the Alzheimer's Association
DOI:10.1002/alz.090395
PMID:39751492
|
研究论文 | 本文研究了TREM2激活抗体ATV:4D9对小胶质细胞染色质可及性的影响,揭示了其介导的转录因子变化 | 首次使用ATAC-Seq技术分析了ATV:4D9激活的小胶质细胞染色质可及性变化,并识别了潜在的调控转录因子 | 未明确ATV:4D9诱导的转录反应的具体分子机制 | 探讨TREM2激活抗体ATV:4D9对小胶质细胞染色质可及性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 小胶质细胞 | 生物信息学 | 阿尔茨海默病 | ATAC-Seq, 荧光激活核分选(FANS) | NA | 染色质可及性数据 | NA |
5182 | 2025-01-05 |
Basic Science and Pathogenesis
2024-Dec, Alzheimer's & dementia : the journal of the Alzheimer's Association
DOI:10.1002/alz.087381
PMID:39751503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探讨了SNX19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特别是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中的角色 | 首次在单细胞水平上研究SNX19在衰老后脑组织中的作用,并使用hiPSCs衍生的脑类器官模型进行机制研究 | 样本量较小,仅使用了48个后脑样本和2个hiPSCs | 揭示SNX19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分子机制 | 人类后脑组织及hiPSCs衍生的脑类器官 | 神经科学 | 阿尔茨海默病 | 单细胞RNA测序、CRISPR基因编辑 | 脑类器官模型 | RNA测序数据、基因表达数据 | 48个后脑样本、2个hiPSCs |
5183 | 2025-01-05 |
Basic Science and Pathogenesis
2024-Dec, Alzheimer's & dementia : the journal of the Alzheimer's Association
DOI:10.1002/alz.091631
PMID:39751616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通过详细的组织学和生化分析,探讨了无症状阿尔茨海默病(AsymAD)与阿尔茨海默病(AD)在Aβ斑块微环境中的基因表达差异,揭示了AsymAD大脑中微胶质细胞的高效肌动蛋白基础细胞运动机制及其对Aβ毒性的保护作用 | 首次使用GeoMx全空间转录组图谱比较AsymAD与AD病例中Aβ斑块微环境的基因表达,揭示了AsymAD大脑中微胶质细胞的高效肌动蛋白基础细胞运动机制 | 研究样本量较小(AsymAD N=17, AD N=19, 对照组 N=13),且主要依赖于死后脑组织分析,可能无法完全反映活体情况 | 探讨AsymAD病例中对AD病理和认知衰退的抵抗机制 | 无症状阿尔茨海默病(AsymAD)和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死后脑组织 | 神经科学 | 阿尔茨海默病 | GeoMx全空间转录组图谱,组织学和生化分析 | NA | 脑组织样本 | AsymAD N=17, AD N=19, 对照组 N=13 |
5184 | 2025-01-05 |
Basic Science and Pathogenesis
2024-Dec, Alzheimer's & dementia : the journal of the Alzheimer's Association
DOI:10.1002/alz.090388
PMID:39751624
|
研究论文 | 本文研究了雌激素通过微胶质细胞中的ERα信号通路抑制促炎信号通路的机制,并探讨了雌激素耗竭对微胶质细胞异质性的影响 | 首次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揭示了雌激素耗竭对海马微胶质细胞表型状态的影响,并提出了雌激素-ERα信号通路在微胶质细胞激活中的关键作用 | 研究仅在小鼠模型中进行,尚未在人类中进行验证 | 探讨雌激素耗竭对微胶质细胞异质性的影响及其在神经炎症中的作用 | 小鼠海马微胶质细胞 | 神经科学 | 阿尔茨海默病 |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cRNA-seq) | NA | 基因表达数据 | 小鼠模型 |
5185 | 2025-01-05 |
Basic Science and Pathogenesis
2024-Dec, Alzheimer's & dementia : the journal of the Alzheimer's Association
DOI:10.1002/alz.086555
PMID:39751771
|
研究论文 | 本文通过空间转录组学方法,研究了阿尔茨海默病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转录组变化 | 首次在时间和空间上绘制了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和晚期中间神经元的转录组图谱,揭示了不同脑区和神经元亚型的独特转录变化 | 研究仅使用了雄性小鼠模型,未考虑性别差异的影响 | 探究阿尔茨海默病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功能障碍的病理机制 | 5XFAD雄性小鼠的中间神经元(PV+和SST+) | 神经科学 | 阿尔茨海默病 | 空间转录组学(GeoMx DSP)、荧光原位杂交(FISH) | 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 转录组数据 | 早期(12周)和晚期(30周)5XFAD雄性小鼠各2只,每时间点2张重复切片 |
5186 | 2025-01-05 |
Basic Science and Pathogenesis
2024-Dec, Alzheimer's & dementia : the journal of the Alzheimer's Association
DOI:10.1002/alz.086517
PMID:39751794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使用数字空间分析技术(DSP)比较了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病(AD+P)和不伴精神病(AD-P)患者的淀粉样蛋白β和非淀粉样蛋白β区域的转录组数据 | 首次应用NanoString GeoMx™ DSP平台进行空间转录组学分析,揭示了AD+P患者中与淀粉样蛋白斑块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 样本量较小,且冷冻样本质量不佳,仅分析了FFPE切片,可能影响结果的普适性 | 探索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病的分子机制,寻找新的药物治疗靶点 | 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病(AD+P)和不伴精神病(AD-P)患者的脑组织样本 | 数字病理学 | 阿尔茨海默病 | 数字空间分析(DSP) | NA | RNA | 6个死后脑样本,来自前额叶皮层 |
5187 | 2025-01-05 |
Basic Science and Pathogenesis
2024-Dec, Alzheimer's & dementia : the journal of the Alzheimer's Association
DOI:10.1002/alz.087498
PMID:39751802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结合空间转录组学(ST)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探索了阿尔茨海默病(AD)中神经斑块微环境中的分子机制 | 首次结合空间转录组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揭示了AD中神经斑块微环境中胶质细胞的异质性,并识别了182个与斑块相关的基因 | 研究样本量较小,仅包括15例AD患者和2例对照,且空间转录组学技术的分辨率有限 | 探索阿尔茨海默病中神经斑块微环境的分子机制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前额叶皮层组织 | 数字病理学 | 阿尔茨海默病 | 空间转录组学(ST)、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 | NA | 基因表达数据、图像数据 | 15例AD患者和2例对照的前额叶皮层组织,共32个切片 |
5188 | 2025-01-05 |
Basic Science and Pathogenesis
2024-Dec, Alzheimer's & dementia : the journal of the Alzheimer's Association
DOI:10.1002/alz.085234
PMID:39751805
|
研究论文 | 本文通过单细胞RNA测序技术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中的细胞特异性脆弱性与病理学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中颞回(MTG)区域 | 首次在中颞回(MTG)区域结合单细胞RNA测序和细胞质蛋白保留技术,揭示了pTau积累与细胞类型特异性脆弱性之间的分子变化关系 | 研究样本量较小(9名捐赠者),且仅针对特定病理阶段(Braak IV-VI期)的AD患者 | 研究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发病机制中细胞脆弱性与病理学之间的关系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中颞回(MTG)脑组织 | 数字病理学 | 阿尔茨海默病 | 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 | NA | 单细胞RNA测序数据 | 9名捐赠者的125,505个细胞 |
5189 | 2025-01-05 |
Identification of virus-rich intermediate cells as crucial players in SARS-CoV-2 infec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dynamics of human airway epithelium
2024,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IF:4.0Q2
DOI:10.3389/fmicb.2024.1507852
PMID:39735182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通过单细胞RNA测序数据,揭示了SARS-CoV-2感染早期人类气道上皮细胞的动态变化,并发现了一种新的病毒富集中间细胞(VRI细胞) | 首次识别出病毒富集中间细胞(VRI细胞),并揭示了其在SARS-CoV-2感染中的关键作用 | 研究主要依赖于体外培养的气道上皮细胞模型,可能无法完全反映体内复杂的感染环境 | 研究SARS-CoV-2与人类气道上皮细胞的早期相互作用,以揭示病毒复制和传播机制 | 人类鼻腔和气管上皮细胞 | 分子生物学 | COVID-19 | 单细胞RNA测序 | NA | RNA测序数据 | 三个公开的单细胞RNA测序数据集 |
5190 | 2025-01-05 |
Unveiling Key Biomarkers and Mechanisms in Septic Cardiomyopathy: A Comprehensive Transcriptome Analysis
2024, Journal of inflammation research
IF:4.2Q2
DOI:10.2147/JIR.S486763
PMID:39735900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通过转录组分析揭示了脓毒性心肌病(SCM)的关键生物标志物及其潜在机制 | 首次通过单细胞RNA测序和功能富集分析,揭示了SCM与免疫反应、铁死亡、焦亡、铜死亡及m6A RNA甲基化修饰之间的联系 | 研究主要基于小鼠模型,结果在人类中的适用性尚需进一步验证 | 识别SCM的关键生物标志物并探索其潜在机制 | 正常小鼠和SCM小鼠 | 生物信息学 | 脓毒性心肌病 | 转录组分析、单细胞RNA测序、qPCR | NA | RNA测序数据 | GSE53007和GSE207363数据集中的小鼠样本 |
5191 | 2025-01-05 |
Single-Cell Transcriptome Reveals the Heterogeneity of T Cells in Mice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nd Neuronal Inflammation
2024, Journal of inflammation research
IF:4.2Q2
DOI:10.2147/JIR.S474211
PMID:39735894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探索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小鼠中T细胞的异质性及其从脾脏到大脑的迁移 | 发现了SLE小鼠中显著表达Eomes和其他特定标志物的双阴性T细胞群体,并揭示了这些细胞与细胞衰老和耗竭的强关联 | 研究仅限于小鼠模型,未涉及人类患者 | 探索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中T细胞的异质性及其在神经炎症中的作用 | MRL/lpr小鼠和BALB/c小鼠的脑和脾脏组织 | 生物信息学 | 系统性红斑狼疮 |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cRNA-seq) | NA | 单细胞RNA测序数据 | 27704个来自MRL/lpr小鼠的细胞和25355个来自BALB/c小鼠的健康对照细胞 |
5192 | 2025-01-05 |
Single-Cell Sequencing and Machine Learning Integration to Identify Candidate Biomarkers in Psoriasis: INSIG1
2024, Journal of inflammation research
IF:4.2Q2
DOI:10.2147/JIR.S492875
PMID:39735895
|
研究论文 | 本文通过单细胞RNA测序和机器学习整合,识别了银屑病中的候选生物标志物INSIG1,并验证了其治疗潜力 | 结合单细胞RNA测序和机器学习方法,识别了银屑病中新的候选基因INSIG1,并验证了其与T细胞的负相关性及其在脂肪酸代谢中的作用 | 研究主要基于单细胞RNA测序数据,仍需进一步的临床和体内实验验证 | 识别银屑病中的新治疗靶点和候选生物标志物 | 银屑病患者和T细胞 | 数字病理学 | 银屑病 | 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 | 机器学习 | RNA测序数据 | NA |
5193 | 2025-01-05 |
Single-cell transcriptomics reveals heterogeneity and prognostic markers of myeloid precursor cells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2024,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IF:5.7Q1
DOI:10.3389/fimmu.2024.1494106
PMID:39737198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通过整合转录组数据和单细胞RNA测序数据,识别了与急性髓性白血病(AML)预后相关的关键基因,并建立了一个预后评估模型 | 识别了八个与AML预后显著相关的关键基因,并构建了一个有效的预后评估模型,揭示了AML细胞在免疫功能和代谢途径上的差异 | NA | 提高AML预后预测的准确性 | 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 | 生物信息学 | 急性髓性白血病 | RNA-seq, 单细胞RNA测序 | 预后评估模型 | RNA测序数据 | NA |
5194 | 2025-01-05 |
Identifying the NEAT1/miR-26b-5p/S100A2 axis as a regulator in Parkinson's disease based on the ferroptosis-related genes
2024, PloS one
IF:2.9Q1
DOI:10.1371/journal.pone.0316179
PMID:39739972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实验验证,识别了与帕金森病(PD)相关的铁死亡相关基因(FRGs),并构建了竞争性内源RNA(ceRNA)网络,以评估PD的发病机制 | 首次识别了NEAT1/miR-26b-5p/S100A2轴作为PD中铁死亡的调控机制,并构建了基于FRGs的诊断模型 | 研究样本量较小,且主要依赖于生物信息学分析,需要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 评估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特别是与铁死亡相关的基因调控网络 | 帕金森病患者的中脑黑质样本 | 生物信息学 | 帕金森病 | 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一致性聚类分析、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机器学习算法、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 | 机器学习模型 | 基因表达数据 | 97个中脑黑质样本 |
5195 | 2025-01-05 |
Unraveling Alzheimer's disease: insights from single-cell sequencing and spatial transcriptomic
2024, Frontiers in neurology
IF:2.7Q3
DOI:10.3389/fneur.2024.1515981
PMID:39741706
|
综述 | 本文综述了单细胞测序和空间转录组学在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 通过单细胞测序和空间转录组学揭示了阿尔茨海默病的细胞异质性和神经免疫机制,发现了与疾病相关的小胶质细胞亚群和基因表达变化 | 需要进一步整合其他组学数据以实现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全面理解 | 理解复杂的细胞相互作用,以识别新的治疗靶点和生物标志物 | 阿尔茨海默病的细胞异质性和神经免疫机制 | 数字病理学 | 老年病 | 单细胞测序, 空间转录组学 | NA | 基因表达数据 | NA |
5196 | 2025-01-05 |
Single-Cell and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Periodontitis: Molecular Subtypes and Biomarkers Linked to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and Immunity
2024, Journal of inflammation research
IF:4.2Q2
DOI:10.2147/JIR.S498739
PMID:39741754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通过单细胞RNA测序和转录组数据分析,揭示了牙周炎中免疫反应与线粒体功能障碍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识别了新的分子亚型和生物标志物 | 首次通过单细胞RNA测序和转录组数据分析,识别了牙周炎的四种分子亚型,并发现了与线粒体功能障碍和免疫反应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 研究结果需要进一步在更大规模的临床样本中进行验证,以确认其普遍性和实用性 | 阐明线粒体功能障碍和免疫反应在牙周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识别分子亚型并发现诊断生物标志物,以支持精准医学方法 | 牙周炎患者 | 生物信息学 | 牙周炎 | 单细胞RNA测序、转录组分析、qPCR、IHC | 机器学习算法 | RNA测序数据、临床样本数据 | 牙周炎患者的单细胞RNA测序和转录组数据 |
5197 | 2025-01-05 |
Breast pericytes: a newly identified driver of tumor cell proliferation
2024, Frontiers in oncology
IF:3.5Q2
DOI:10.3389/fonc.2024.1455484
PMID:39741968
|
研究论文 | 本文通过新开发的FACS方法,成功识别并纯化了乳腺组织中的各种细胞类型,包括周细胞,并利用这些数据分析了肿瘤中细胞类型特异性基因表达,揭示了周细胞特异性基因与乳腺癌患者死亡率之间的强关联 | 首次成功识别并纯化乳腺组织中的周细胞,并发现周细胞在乳腺癌中的关键作用,特别是在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方面 | 周细胞的低丰度、固有异质性以及与其他细胞类型的共享标记表达使得识别和纯化周细胞具有挑战性 | 研究乳腺癌微环境中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周细胞在肿瘤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 乳腺组织中的周细胞和乳腺癌细胞 | 数字病理学 | 乳腺癌 | FACS, 单细胞RNA测序 | NA | 基因表达数据 | NA |
5198 | 2025-01-05 |
Hidden features: CD36/SR-B2, a master regulator of macrophage phenotype/function through metabolism
2024,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IF:5.7Q1
DOI:10.3389/fimmu.2024.1468957
PMID:39742252
|
review | 本文综述了CD36/Scavenger Receptor B2在巨噬细胞表型和功能中的核心作用,特别是在代谢调控方面 | 强调了CD36在巨噬细胞代谢表达谱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其在微环境变化下对巨噬细胞功能的重塑潜力 | 主要基于现有文献综述,缺乏新的实验数据支持 | 探讨CD36/Scavenger Receptor B2在巨噬细胞表型和功能调控中的作用 | 巨噬细胞 | 免疫学 | 动脉粥样硬化、肿瘤 | 单细胞转录组分析 | NA | 转录组数据 | NA |
5199 | 2025-01-05 |
Machine learning-based selection of immune cell markers in osteosarcoma: prognostic determination and validation of CLK1 in disease progression
2024,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IF:5.7Q1
DOI:10.3389/fimmu.2024.1468875
PMID:39742274
|
研究论文 | 本文通过机器学习方法筛选骨肉瘤中的免疫细胞标志物,构建预后模型并验证CLK1在疾病进展中的作用 | 利用多算法计算框架和单细胞RNA测序数据,开发了基于肿瘤浸润免疫细胞(TIIC)的基因特征,并验证了CLK1作为潜在致癌基因的作用 | 研究样本量较小,仅包含11个骨肉瘤样本,且功能验证仅限于MG63和U2OS细胞系 | 提高骨肉瘤患者的预后预测能力,并探索肿瘤微环境中的关键基因 | 骨肉瘤患者及其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 | 机器学习 | 骨肉瘤 | 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拷贝数变异(CNV)分析、免疫印迹 | 20种机器学习算法 | RNA表达数据、单细胞RNA测序数据 | 11个骨肉瘤样本 |
5200 | 2025-01-05 |
Leveraging single-cell and multi-omics approaches to identify MTOR-centered deubiquitination signatures in esophageal cancer therapy
2024,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IF:5.7Q1
DOI:10.3389/fimmu.2024.1490623
PMID:39742278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通过单细胞和多组学方法,识别了食管癌治疗中以MTOR为中心的去泛素化特征 | 首次开发了基于14个去泛素化相关基因(DUBGs)的基因特征模型,用于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的预后和免疫治疗反应,并验证了MTOR作为潜在治疗靶点 | 研究主要依赖于TCGA-ESCC和GSE53624数据集,样本来源可能有限,且需要进一步临床验证 | 探索去泛素化相关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作用,并开发预测模型以指导个性化治疗 | 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 | 癌症研究 | 食管癌 | 单细胞RNA测序、Cox回归模型、细胞间通讯分析、基因本体富集分析、突变分析 | Cox回归模型 | 基因表达数据、突变数据 | TCGA-ESCC和GSE53624数据集中的患者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