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数据库通过收集和整理最新科研文献信息而得,供了解领域前沿进展之用。数据源自 PubMed Data ,每日自动更新,已收录文献数量参见 统计表格。表格内容由 GPT 自动整理,可能存在错误或遗漏,请使用时务必注意核实!
如有建议或合作意向,欢迎联系 linlin.yan(AT)bioinfo.app 或 微信 yanlinlin82。本项目遵循 MIT 许可 发布,欢迎下载 源码 自行修改使用。如觉得不错,还请不吝 给我打赏,你的支持是我继续创新的重要动力!
除通过在线浏览外,为方便用户离线查阅,本站也提供 付费下载(定价10元)。之所以考虑收费,是因为批量扫描这些文献并整理也是有一定成本的,还请理解并多多支持。本站数据会持续更新,而仅需一次付费,未来就可以随时重新下载到最新版本数据。
序号 | 推送日期 | 文章 | 类型 | 简述 | 创新点 | 不足 | 研究目的 | 研究对象 | 领域 | 病种 | 技术 | 模型 | 数据类型 | 样本量 |
---|---|---|---|---|---|---|---|---|---|---|---|---|---|---|
21 | 2025-03-19 |
The scRNA-sequencing landscape of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revealed distinct cell populations associated with tumor initiation and progression
2025-May, Genes & diseases
IF:6.9Q1
DOI:10.1016/j.gendis.2024.101323
PMID:40092486
|
研究论文 | 本文通过单细胞RNA测序技术揭示了胰腺导管腺癌(PDAC)中与肿瘤起始和进展相关的不同细胞群体 | 首次在PDAC患者中通过单细胞RNA测序技术识别了与肿瘤起始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关键细胞群体和基因 | 样本量较小,仅包括8名PDAC患者,且未涉及其他类型的胰腺癌 | 探索胰腺导管腺癌(PDAC)的转录组景观,以理解其发展机制并寻找新的治疗策略 | 8名不同淋巴结转移状态的PDAC患者 | 数字病理学 | 胰腺癌 | 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 | NA | RNA测序数据 | 8名PDAC患者 |
22 | 2025-03-18 |
Key genes linking gut microbiota, immune cells, and osteoporosis: A multi-omics approach
2025-May, Microbial pathogenesis
IF:3.3Q2
DOI:10.1016/j.micpath.2025.107412
PMID:39993547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通过整合孟德尔随机化、单细胞RNA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全面探讨了肠道微生物群、免疫细胞调节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因果关系 | 首次揭示了肠道微生物群通过免疫细胞调节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因果关系,并鉴定了USP6NL、SELENOT和TAF1A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 研究依赖于公开数据集,可能受到数据质量和样本量的限制 | 探索肠道微生物群、免疫细胞调节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分子机制,以改进治疗方法 | 肠道微生物群、免疫细胞和骨质疏松症 | 生物信息学 | 骨质疏松症 | 孟德尔随机化、单细胞RNA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 | NA | 基因表达数据 | 来自UK Biobank和芬兰队列的数据 |
23 | 2025-03-16 |
Centromere protein U mediates the ubiquitination and degradation of RPS3 to facilitate temozolomide resistance in glioblastoma
2025-May, Drug resistance updates : reviews and commentaries in antimicrobial and anticancer chemotherapy
IF:15.8Q1
DOI:10.1016/j.drup.2025.101214
PMID:40023134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揭示了CENPU在胶质母细胞瘤中对替莫唑胺(TMZ)耐药性的作用机制 | 首次发现CENPU通过促进RPS3的泛素化和降解来增强TMZ耐药性,并阐明了其分子机制 | 研究主要基于体外和动物模型,尚未在临床患者中进行验证 | 阐明TMZ耐药的机制并探索提高胶质母细胞瘤对TMZ敏感性的方法 | 胶质母细胞瘤(GBM) | 肿瘤学 | 胶质母细胞瘤 | 转录组测序、免疫组化(IHC)、HE染色、单细胞测序、免疫荧光、慢病毒转导、共免疫沉淀、质谱分析、碱性彗星实验 | NA | 基因表达数据、组织病理学数据、单细胞测序数据 | 患者来源的GBM类器官、颅内和皮下胶质瘤小鼠模型 |
24 | 2025-03-15 |
Timestamp calibration for time-series single cell RNA-seq expression data
2025-May-01, 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
IF:4.7Q1
DOI:10.1016/j.jmb.2025.169021
PMID:40010431
|
研究论文 | 本文提出了一种名为ScPace的新时间戳校准模型,用于处理带有噪声标签的时间序列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数据 | ScPace模型通过引入潜在变量指示器而非概率采样来有效检测噪声样本,显著提升了时间戳自动注释的性能 | 当前方法倾向于选择不太关键的清洗样本进行时间戳校准,可能影响校准效果 | 提高时间序列scRNA-seq数据中时间戳自动注释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 时间序列单细胞RNA测序数据 | 生物信息学 | NA | 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 | ScPace | 时间序列单细胞RNA测序数据 | 模拟和真实时间序列scRNA-seq数据集 |
25 | 2025-03-14 |
Integrated multi-omics characterization of neuroblastoma with bone or bone marrow metastasis
2025-May, Genes & diseases
IF:6.9Q1
DOI:10.1016/j.gendis.2024.101511
PMID:40070366
|
研究论文 | 本文通过整合多组学方法,研究了伴有骨或骨髓转移的神经母细胞瘤(NB-BBM)的发病机制及其复杂的免疫微环境 | 使用Swin-Transformer进行病理组织学特征识别,预测NB-BBM的发生,并通过单细胞转录组学识别与BBM密切相关的肿瘤细胞亚群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亚群,突出了转酮醇酶(TKT)作为NB转移进展的关键分子标志物 | 研究样本量较小,仅涉及142例石蜡包埋的苏木精-伊红染色肿瘤切片图像 | 阐明NB-BBM的发病机制及其免疫微环境,以促进更有效的风险预测和治疗策略的开发 | 伴有骨或骨髓转移的神经母细胞瘤(NB-BBM) | 数字病理学 | 神经母细胞瘤 | 单细胞转录组学 | Swin-Transformer | 图像 | 142例石蜡包埋的苏木精-伊红染色肿瘤切片图像 |
26 | 2025-03-06 |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in Incontinentia Pigmenti With Neonatal Encephalopathy Reveals Broad Immune Activation Moderated by Steroids
2025-May, Neurology(R) neuroimmunology & neuroinflammation
DOI:10.1212/NXI.0000000000200358
PMID:40020213
|
研究论文 | 本文通过单细胞RNA测序技术研究了一名患有色素失禁症(IP)并伴有新生儿脑病的婴儿的细胞特异性基因表达,探讨了类固醇治疗对免疫激活的影响 | 首次在IP患者中使用单细胞RNA测序技术,揭示了类固醇治疗对免疫激活的调节作用,为这种罕见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见解 | 研究样本量较小,仅包括一名IP患者和一名健康对照,可能限制了结果的普遍性 | 探讨色素失禁症(IP)患者中细胞特异性基因表达的变化,以及类固醇治疗对这些变化的影响 | 一名患有色素失禁症(IP)并伴有新生儿脑病的婴儿 | 单细胞RNA测序 | 色素失禁症 | 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 | NA | 单细胞RNA测序数据 | 一名IP患者和一名健康对照,共20,411个细胞 |
27 | 2025-03-05 |
Detection by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of Virally Mediated Skin Diseases
2025-May, JID innovations : skin science from molecules to population health
DOI:10.1016/j.xjidi.2025.100348
PMID:40026481
|
研究论文 | 本文描述了一种基于单细胞RNA测序的策略,用于检测人类皮肤活检中的病毒转录本,从而在样本中检测病毒感染、单细胞分辨率下识别病毒感染细胞以及后续的转录组扰动 | 结合单细胞RNA测序数据和病毒组检测策略,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方法来研究和阐明病毒介导的基因调控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 | 在已确定的非病毒介导的炎症性皮肤疾病中未发现一致的病毒感染证据 | 研究病毒在皮肤疾病中的作用及其精确机制 | 人类皮肤活检样本 | 数字病理学 | 皮肤疾病 | 单细胞RNA测序 | NA | RNA测序数据 | 多个已知病毒阳性的肿瘤样本和已知风疹相关肉芽肿患者的样本 |
28 | 2025-03-04 |
RNA research for drug discovery: Recent advances and critical insight
2025-May-05, Gene
IF:2.6Q2
DOI:10.1016/j.gene.2025.149342
PMID:39983851
|
综述 | 本文探讨了RNA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及其在药物开发中的关键作用 | 强调了反义寡核苷酸(ASOs)、mRNA疗法和RNA干扰(RNAi)等重要发现,以及高通量测序、单细胞RNA测序和表观转录组学等技术在揭示RNA生物学复杂性方面的进展 | RNA稳定性、递送和脱靶效应等挑战仍然存在,需要持续创新和伦理考量 | 探讨RNA研究在药物发现中的转化潜力 | RNA生物学及其在治疗多种疾病中的应用 | 生物信息学 | 多种疾病 | 高通量测序、单细胞RNA测序、表观转录组学 | NA | RNA序列数据 | NA |
29 | 2025-03-03 |
Single circulating tumor cell sequencing based on improved high-porosity membranes and nanoporous microchambers
2025-May-15,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IF:10.7Q1
DOI:10.1016/j.bios.2025.117263
PMID:39978235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开发了两种新型纳米设备——高孔隙率超薄过滤膜和纳米孔微室芯片——用于分离单个循环肿瘤细胞(CTCs),并建立了一个高效且自动化的单细胞测序工作流程 | 开发了高孔隙率超薄过滤膜和纳米孔微室芯片,改进了单细胞测序的工作流程,能够准确检测基因突变、扩增和拷贝数变异 | 研究中未明确提及样本量的具体数量,且仅验证了NCI-H358细胞系和患者来源的CTCs | 探索循环肿瘤细胞的单细胞测序技术,以研究肿瘤异质性、进展和耐药机制 | 循环肿瘤细胞(CTCs) | 数字病理学 | 癌症 | 单细胞测序(SCS) | NA | 基因组数据 | NCI-H358细胞系和患者来源的CTCs |
30 | 2025-03-01 |
Single-cell immunopathology of recurrent acute generalized exanthematous pustulosis associated with vancomycin
2025-May, Th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Global
DOI:10.1016/j.jacig.2025.100426
PMID:40008097
|
研究论文 | 本文通过单细胞测序技术研究了一位由万古霉素引发的复发性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GEP)患者的免疫病理机制和遗传风险因素 | 首次在AGEP患者中应用单细胞测序技术,揭示了TH17样效应细胞在AGEP皮肤炎症中的关键作用,并探讨了HLA-A∗32:01等遗传风险因素 | 研究仅基于单一病例,样本量有限,结果可能需要更大规模的研究验证 | 探讨AGEP的免疫病理机制和遗传风险因素 | 一位复发性AGEP患者 | 数字病理 | 皮肤疾病 | 单细胞测序 | NA | 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数据 | 1位患者,3个时间点的皮肤活检样本 |
31 | 2025-02-23 |
Revealing the therapeutic targets, mechanisms, and heterogeneity of Huatan Jieyu Granules for Parkinson's disease through single-cell sequencing
2025-May-15,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
IF:3.1Q2
DOI:10.1016/j.jpba.2025.116679
PMID:39864142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通过单细胞测序技术探索了化痰解郁颗粒(HGs)对帕金森病(PD)的治疗靶点、机制和异质性 | 首次使用单细胞测序技术揭示了HGs治疗PD的分子机制和关键细胞类型 | 研究仅基于小鼠模型,未涉及人类样本 | 探索HGs对PD的治疗效果及其分子机制 | MPTP诱导的PD小鼠模型 | 数字病理学 | 帕金森病 | 单细胞测序 | 小鼠PD模型 | 单细胞RNA测序数据 | 未明确提及样本数量,但涉及空白组、PD模型组和药物治疗组的小鼠 |
32 | 2024-12-31 |
Selenium promotes neural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regulation of GPX4 and SEPP1 in an iPSC-derived neuronal model
2025-May, Biomaterials
IF:12.8Q1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探讨了硒通过调控GPX4和SEPP1在iPSC衍生的神经元模型中对神经发育的促进作用 | 首次使用高生物利用度的硒纳米颗粒(SeNPs@LNT)在iPSC衍生的神经元模型中干预不同阶段的神经发育,并揭示了其通过激活PI3K/Akt/Nrf2信号通路调控硒蛋白的机制 | 研究主要基于体外模型,未在体内验证硒纳米颗粒的作用 | 探讨硒蛋白在不同神经元发育阶段的具体作用和机制 | iPSC衍生的神经元模型 | 神经科学 |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 | 单细胞RNA测序 | iPSC-iNeuron模型 | 基因表达数据 | NA |
33 | 2024-12-10 |
Heterogeneity of mature oligodendrocytes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2025-May-01,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IF:5.9Q1
DOI:10.4103/NRR.NRR-D-24-00055
PMID:38934385
|
研究论文 | 本文探讨了中枢神经系统中成熟少突胶质细胞的异质性 | 本文通过回顾早期研究并结合现代分子技术,揭示了成熟少突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多样性及其在不同疾病状态下的变化 | 由于研究的时间限制,对成熟少突胶质细胞的亚分类需谨慎,未来研究需利用更先进的技术 | 研究成熟少突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异质性及其在疾病中的变化 | 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成熟少突胶质细胞 | NA | 多发性硬化症、阿尔茨海默病、精神疾病 | 单细胞/核RNA测序 | NA | RNA | 至少六个成熟少突胶质细胞亚群 |